《民法典》定了,永久产权,自动续期! |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5-29 人气:7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359条明确了房屋土地70年产权到期续期问题。 一、住宅使用权70年后自动续期
住宅土地使用权满70年之后,可以自动续期,不必担心被收回。 在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居民所拥有的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业主对房屋本身享有无限期产权,但对房屋之下的土地有70年不等的使用权。 事实上,房子会不断老化、折价,但房屋之下的土地价值却是永存的。 此次《民法典》明确了住宅土地的使用权在70年期满后 “自动续期”,意味着民众对于70年产权问题的主要担忧,已经不复存在。 二、住宅有望“免费续期” 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自动续期是否等于“免费续期”? 确定可以自动续期后,是免费续期,还是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对此,民法典提出: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民法典只给了大原则,具体落地执行时将会交由其他法律处理,也就是说,未来交多少钱,暂时还无法下定论。 这里提到的法律、行政法规,也是有明确界定的。目前与产权续期相关的现法律规定主要有二:
显然,对于住宅用地,自动续期将是大原则,相关费用有望减免;非住宅用地,则有可能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 此前在2016年,温州已有住宅产权到期后无偿续期的案例。 温州这个个例中,采用的是无偿续期模式,此次民法典草案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对此,有关人士表示,住宅用地70年使用权到期后以温州为先例,不收取费用,保障公民财产权,也不无可能。 推荐阅读: 6月合肥供地曝光,20宗1254.73亩地要卖! 三、土地性质不同 待遇不同 住宅、公寓、商铺、写字楼、小产权之间的土地性质不同,未来待遇大相径庭。 住宅用地,指的是居住用地,即商品住宅之下的土地,使用权一般为70年; 非住宅用地,是以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使用权一般为40年、50年不等。 如何续期?住宅用地和非住宅用地大有不同。 根据《民法典》,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 这意味着公寓、商铺、写字楼、小产权在如何续期、续期费用收取等方面将大有不同。 四、房地产税立法只是时间问题 房地产税立法技术法理障碍不复存在,只剩时间问题。 土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和征收房地产税之间有关系吗? 70年产权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影响房地产税的法理问题就不存在了。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赋予规模较大的城市以立法权,这也为房地产税的“分城施策,分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了全面运行阶段。这些都为房地产税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在前不久,中央权威文件提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这就说明,房地产税一定会来,悬念只是何时落地。 五、2020楼市定调 今年两会接近尾声,2020楼市定调,“坚定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房地产方面的工作部署,工作报告中共一百九十余字提及,主要包括推进城镇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深入推进。同时,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提到,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房地产税。此前,2018年及2019年,房地产税立法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虽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只字未提,但是,5月1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及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来源:安徽新安房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