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这个地方土地使用再扩权 其他城市会跟进吗? |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0-14 人气:756 |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土地审批权下放 多举措增加建设用地 方案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六点要求,包括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完善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及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 在支持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方面,具体包含以下几个亮点: 1、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 2、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3、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 4、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 5、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 7、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该《方案》的下发,被各界称为期待已久的深圳特区40周年大礼包,在土地管理制度上的深化探索,也被视为深圳用地将再次扩权。 业内: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探索意义深远 或为其他地区探路 其实在今年3月,国务院就决定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如今,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享受到了审批权。此次被中央赋予了部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自主权,深圳房价上涨的神话或被打破。此外,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等措施,对于土地资源匮乏的深圳,都有着重要意义。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土地审批权下放并不是一个新政策,此外,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出让、弹性年限等对深圳都是利好的。对于地方来讲,它知道土地要素该怎么配置才能效益最大化。 佳兆业集团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刘策分析称,总的来看,深圳土地管理制度的新探索,对推进整个深圳的产业结构,提高住宅比例,促进传统工业用地的盘活等方面,都会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 在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看来,加大工业用地的利用更有意义,未来将增加深圳土地使用的效率,自然会在住宅和公共资源配套用地上更有施展的空间。因此对整个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来说,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在更为灵活地进行建设用地批准后,深圳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盘活和更合理调配。如今国内土地改革比较谨慎,但在“双循环”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有新的土地政策配套。如果深圳能够做出一些成绩,可能为其他地区探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