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今年将加大居住用地供应 |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4-01 人气:435 |
合肥市今年将适当增加热点区域和城市新区土地供应量,全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60公顷。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30日下午从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该市2021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出炉。 全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60公顷 据了解,经合肥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该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确定,该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2633公顷。其中,市区居住用地计划供应660公顷,占比超过25%;商品住房用地373.3公顷,占居住用地供应量六成以上;拆迁安置用地226.7公顷;租赁住房用地60公顷(单列),均为市场化租赁住房用地。 供应计划称,为满足居民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2021年度适当增加热点区域和城市新区供应量,稳定市场预期。在区域分布上,城市建成区计划供应356.67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86.7公顷,拆迁安置用地135.3公顷,租赁住房34.67公顷),城市新区计划供应303.33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86.7公顷,拆迁安置用地91.3公顷,租赁住房25.33公顷),达到均衡合理布局,促进职住平衡。 除了适度增加供应满足住宅用地需求外,在合肥市本级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中,还明确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合肥市“十四五”重点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装备制造、家电和智能家居等千亿级以上产业集群用地与优势服务业集群用地优先。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制度 2021年,合肥市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以需定供、应保尽保。优先安排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用地。 同时,合肥市2021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将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保障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公园城市建设等用地的供应。 在政策导向上,合肥市2021年将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限制类项目用地、严禁为禁止类项目安排用地。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坚持按用途管理、平等对待用地主体,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合理安排招拍挂出让住宅用地的时序,实行“两集中”同步公开出让,引导住宅用地市场理性竞争,不断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积极探索实施有竞争性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用地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推行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机制,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意味着,合肥市将加入一年三次集中供地的城市行列。 此外,合肥市将依托土地供应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推进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监管,完善土地批后跟踪监管措施,严防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切实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