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源评估天源评估
京沪土拍:市场冷热不均 零溢价成主旋律
来源:财经网    发布日期:2022-09-29    人气:439

 9月27日,随着最后三宗地块的成交,上海第三轮集中供地终于落下帷幕。

整体来看,两地市场以稳为主,均未出现流拍现象,央企、国企、城投仍是拿地主力军。不过,虽同为一线城市,但两地的土拍市场却呈现出了差异。从成交结果看,北京市场回温、上海遭遇“冷场”。

不过,热门地块依然备受青睐,北京、上海多宗热门地块引发一众房企争抢。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房企资金不足,选择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也是情理之中。

两地市场分化

9月23日,北京率先完成第三批集中供地,18宗地块全部成功出让,揽金500.29亿元。其中,10宗地块以底价成交、8宗地块转入线下竞拍。

值得注意的是,热门地块海淀永丰0013号地块、0015、0016地块和丰台区槐房村地块、造甲村地块吸引了多家房企参拍,最终均达到地价上限。不仅如此,海淀区永丰0013号地块在竞现房环节也达到3.6万平方米的上限,实现了地价和竞现房面积“双触顶”。

在热门地块的带动下,北京本轮土拍的热度总体企稳并呈现小幅回升态势。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指出,北京本轮集中供地的平均溢价率为6.06%,较二批次上涨0.71个百分点,土拍热度稍有升温。

不仅如此,相较于此前已完成三轮土拍的杭州、青岛、厦门等地来看,北京本轮土拍的溢价率也处于领先地位。不过,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却遭遇“冷场”。

9月27日,为期三天的上海集中供地结束,35幅地块全部成交,总金额高达1053.8亿元。其中,底价成交24幅,达到中止价地块7幅。底价率为今年三批次中最高,中止价率则为最低。

在张凯看来,京沪市场出现分化与市场差异有关。从供应方面来看,北京的供地表现相对克制。数据显示,北京今年供应53宗地,规划建面492万㎡,出让金收入1480亿元;上海则供应了109宗地,规划建面1038万㎡,土地出让金收入2713亿元。“重点布局上海的房企投资额度用的也比较快,到现在很多房企拿地资金用的差不多了,而重仓北京的房企资金相对宽裕一些。”张凯说道。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北京有一个特点,就是开盘快,正负零即可开盘销售回款,因此三批次拿的地今年年底前还是有希望能够开盘回款,为房企贡献当年的销售业绩。而上海对于预售形象进度的要求较高(具体为:主体结构的1/2以上、疫情期间主体结构做到1/3),这对于希望今年拿地就能贡献业绩的房企来说,吸引力有所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9月27日,北京一批次的地块大多早已开盘销售,且部分项目表现强劲。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透露,经过和绝大部分开盘项目沟通,项目首开去化情况基本达到企业预期。然而,上海今年一批次的地块截至目前还尚未开盘销售。

供给更为优化

克而瑞研报指出,2022年,大部分城市在前三季度都完成了第三轮集中土拍,从效果来看,即便土拍政策“一松再松”,政府不断通过“让利”、增加优质供应等手段维稳土拍,但整体土地市场仍难见起色,房企参与度几乎处在历年的低谷。

在这一大背景下,京沪两城也不复往日风采,寒意尽显。但在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看来,相比于其他城市,京沪两地本轮土拍均未出现流拍,仍可算是市场稳妥过渡的状态。

其认为,毕竟在市场下行期,房企只得以“活下去”为主,除经常活跃在土拍市场上的企业之外,其他企业不会再去土拍市场冲刺。归根结底是因为今年市场明显承压,大家都在观望,等待更明确的信号出现。

在信号明确以前,房企仍趋于谨慎为主。张凯分析指出,上海本次的拿地企业依旧以头部央国企、地方国资平台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为主,并且多以联合参拍的形式参与。可见,近期头部房企和地方国资平台的资金压力逐渐显现,同时对于未来市场的不可预期也降低了头部房企的拿地意愿,不愿承担过高风险。

或许正是囿于此,京沪两城也不得不改变供地策略。以往供地中,北京超半数地块需执行“70/90”面积限制要求,但在本轮土拍中,北京不再以此作为约束条件,土拍规则再度优化,开发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动态调整产品。

与此同时,在本轮土拍中,北京、上海均采取了“少而优”的供应方式,供地以楼市表现较好、库存偏低的热点区域为主,减轻项目去化压力,吸引更多房企的注意力。

而优质、稀缺的“准豪宅”地块也毫无意外地引发了市场激烈竞争。比如, 北京海淀区"永丰产业园013地块"便吸引了8家房企或联合体的争抢,此项目指导价高达8.5万元/平方米;上海闵行华漕地块则共吸引了10家房企报名,据贝壳数据显示,今年9月,此地块周边的绿城臻园的二手房成交价格超过11万元/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豪宅项目是市场上的宠儿。据豪宅1号发布的2022年1-8月北京住宅成交排行榜显示,排名TOP10的项目中有8席都是均价8万 /平方米以上的豪宅项目。同时,学府壹号院中建壹品学府公馆两个豪宅项目的网签业绩,均已突破百亿大关。基于此,房企将眼光瞄准高端项目也不足为奇。

只是,个别项目的火热仍难以改变市场降温的基调。克而瑞认为,源于当前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企稳信号,并且房企现金流压力仍是当前“生存下去”的重要一环,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暂缓拿地、加快销售是度过危机的首要目标,即便是核心城市不断宽松土拍政策、不断让利也难以实质性解决当前投资低迷的问题。其预计,短期拿地意愿仍难以恢复。

文/王亚静(责编:高雅)


天源评估
扫一扫·了解更多 扫一扫·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0551-65605707、65605708
传真:0551-65605709
地址:合肥市蒙城北路73号天源大厦
备案号:皖ICP备11015939号
皖公网安备:34010302001869号
Copyright  2021  安徽天源价格房地产土地评估经纪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