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 ||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9-07 人气:868 | ||
????【导语】坚定改革信念,凝聚发展共识。经济之声系列评论经济发展新动力,今天播出第五篇:房地产业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贺铿(资料图)
中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记者张慧娟)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过去的这些年,我们几乎可以从房地产业的发展、从房地产公司的消长、从房价的起伏跌宕,来判断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房价是政府和家庭收入分配的核心指标,但是,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给中国经济、给普通的中国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诸多的焦虑。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的一番言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针对高昂的房价,贺铿说,自己作为副部级官员,靠工资也买不起一套房子。2010年3月28日开始,到4月2日,新华社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开篇,连续6天播发评论,分析评价中国房地产现状,指出高房价背后的经济扭曲现象。这六篇评论,释放出社会舆论对政府干预调控房价的强烈预期。从那时候到今天,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级政府调控房地产的政策稳步推出。在贺铿看来,限购、限贷等调控手段有效抑制了投资、投机需求,遏制了房价的上涨势头。 贺铿: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对于抑制房地产过热肯定是有效果的,并且对于投机也是遏制的,从这方面说,效果是显现的。所以这两年多,房价至少没有继续大幅上涨。 这些年,从小县城到大都市,似乎都在放大、克隆着依赖土地财政、依靠房地产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圈一块地,盖起一片片楼盘,GDP、税收、财政收入都跟着往上走,这成了每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因为这样的路径依赖,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常难。所以,在当前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大背景下,多重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博弈始终存在。 贺铿:现在要放松的是一部分地方政府、再就是开发商,再就是炒房的人,这些人代表不了老百姓的利益。现在房价如此之高、泡沫如此之大,就是因为地方政府炒地,把地价炒得高高的,占到房价一半以上,另外就是有钱人炒房,这些现象要想办法解决。所以,土地财政的问题必须终止,地方政府必须跟中央保持一致,在这个问题上,不容许有各想各的、各搞各的。 有人认为房地产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应该受到保护。贺铿说,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缓解百姓购房压力,考验的是各级政府的“大智慧”。 贺铿:我一直主张开张房产税,特别是空置房,要用征税的办法挤出去。现在空置房经济有多少?北京市空置房381万套,按中国现在每个家庭3.1个人计算,这些空置房大约可以住1150万人口,半个北京市的人。空在这儿,对于社会资源是很大的浪费。怎么把空置房挤出去?有人说,我有钱,我要住大房子、住别墅,可以呀,多交税。多占了老百姓的资源,多占了就要多交税。根据我的收入情况,我住什么样的房,比较舒服就行。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关联达几十个行业,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和措施,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将陷入发展的瓶颈期。贺铿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房地产仍然是朝阳产业。 贺铿:我国还有60%-70%人口是农村人口,要想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最少每年由农村净转移1600万以上人口到城市。但是,城市化一定是重心向下的,发展小城市、发展县域经济。房地产将来的天地在下面,三四线城市。我断定,以后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是城市化,是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而且房地产仍然是将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陈淮(资料图)
??? 来源:中国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