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发射塔将告别大蜀山 |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2-22 人气:714 |
大蜀山上的电视发射塔,未来将从山顶上移除。2月21日,合肥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通过了《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近期整治整改规划设计》方案。规划方案中,省电视台发射塔被列入“远期迁出单位”一栏。 大蜀山电视发射塔将“退休” 合肥人印象中的大蜀山,山顶上总是竖着那座标志性的省电视台发射塔。不过,未来,这座塔将告别大蜀山。 在此次常务会通过的大蜀山森林公园规划中,列出了一系列公园周边的迁出单位。“省电视台发射塔”被列入“远期迁出单位”中。这座伴随大蜀山数十年的发射塔,将离开山顶。 记者从蜀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得知,该发射塔现在已经不再具有电视发射功能,仅具有一些短波发射功能,既然功能逐步减弱、造型又不够美观,所以这座塔已距离“退休”不远。 名人馆将对接地铁2号线 在大蜀山公园的出入口,公园将规划设置两个一级出入口,分别位于项目东北部长江西路和进山路的交叉口及枫林路中部的祥云广场。 两个一级入口根据各自景观功能主题,增强入口标识性,展现入口景观特色,都具备机动车通行能力,附近配备小汽车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库。 在东北部主入口,原名人馆将被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兼具问询、餐饮、小卖部、厕所和应急储备等综合性服务功能。结合地铁2号线出入口和地下商业空间的建设,整合休闲餐饮、艺术展示、娱乐、办公及公园等多元业态,打造高品质的城市艺术街区。在祥云广场主入口,将结合广场的整治提升新增一个游客服务中心。 同时,整个景区还有8个二级入口,将从周边交通条件和人流量考虑,本着均衡布局的原则,相对灵活布局。 火山游将成大蜀山一大亮点 “走,去爬大蜀山。” 听到朋友的招呼,你也许会想,去大蜀山,除了爬山,还有什么? 在蜀山新规划中,大蜀山进行了功能分区,也设计了不同主题的游览路线。而“火山游”则是大蜀山未来的独家亮点。 很多合肥人都知道,大蜀山是一座火山,因为这个大蜀山还成为了地质公园,平时爬山时,脚下的泥土都很有“故事”。 在大蜀山东侧的半山腰上,有一条凌乱石块自然铺成的“山路”蜿蜒通向山顶,这就是当年火山喷发时,喷出地表的岩浆沿斜坡向下流淌,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固体岩石。它像一条瀑布从山顶泻下,所以被称为“火山瀑”。 针对这个“独家看点”,规划在大蜀山的游览路线中,设计了一条科普认知线。沿途会经过蜀峰湾南区人工湿地、开福寺东北侧山林、火山瀑遗迹、火山口、地质板块交接带、蜀山干渠、疏林草地、生态湿地等活动体验点,通过标牌、语音系统来传递科普知识,让市民了解本地地理气候、大蜀山火山地貌以及自然生态。 届时,“火山瀑寻踪”、“火山口探秘”都将纳入游览项目中。 大蜀山周边规划16个停车场 在大蜀山周边的交通方面,规划鼓励公共交通,在大蜀山地块北面规划了两个地铁出入口,周边布局了多处公交站点。 大蜀山周边共规划停车场16处,其中保留原有停车场3处、正在实施中4处、规划新增地面8处,和一处地下停车场。共2583个停车位,总面积为126232平方米。另外沿枫林路设置6段临时停车带,共350个临时停车位。 停车空间主要集中在项目东部沿玉兰大道区域以及野生动物园入口处。除此之外,蜀山文化陵园以及部分次入口都有布置停车位,枫林路沿线亦提供少量的停车位和临时停车带。 停车场规划强调在停车间隔带和停车场周边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为车辆庇荫,并使停车场绿化、美化。 结合绿道和游览设施,大蜀山也将提供自行车游览路线,充分考虑安全性,自行车线将避开主要机动车线路设置,纳入城市绿道体系。自行车租赁点均衡布局,形成辐射园区的服务网络。 来源:江淮晨报 |